
6-10歲營
營隊時間
計畫(上):21-07-19(一)9:00 至 21-07-23(五) 16:00
臨危受命,討論規劃拯救地球計畫,發射火箭飛往隕石
計畫(下):21-07-26(一)9:00 至 21-07-30(五) 16:00
隕石現場勘探,採用機器安置爆破裝置,返航地球
*可單週報名,參與完整計畫更佳!
活動地點
臺北市信義區 Polar Institute 北極研究所

背景故事
1969
Past
阿波羅登月計劃
1998
Now
拯救地球計劃
2049
Future
火星生態圈計劃
1998年7月12日NASA華盛頓指揮中心
NASA監測員突然發現一顆巨大的天外隕石將向地球飛來,與地球相撞,碰撞後所產生的爆炸、高溫、海峽和氣候變化的改變很有可能滅絕地表所有的生物。現在距離隕石到達地球僅有短短的15天,人類要如何自救呢?人們決定派太空人飛到隕石上,利用核彈將隕石爆破成較小塊的天體並改變原本會撞擊地球的軌道變成從地球旁擦身而過。
孩子將會體驗如何在絕境中尋找希望,在巨大的壓力下克服萬難。面對著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情境,如何將0.01%的可能 變成100%的可行,以及不成功便成仁的後果和真正含義。
項目式的方式進行深度的學習,孩子思考如何在規定時間內找到解決辦法,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沈浸在主題中,通過觀察、討論、表達,製作計畫,設計完整的解決方案和火箭,解決迫在眉睫的問題!
Objective
目的
Character
角色
Observe
觀察
Decide
決策
Execute
執行


Week1-Day 1
孩子們化身美國總統、美國太空總署、專家群等,緊急召開會議討論「隕石危機」,根據觀察到隕石和收集相關資訊,結合地球和人類現況,商議如何讓人類及地球存活。
大家提出不同的應對計畫:摧毀隕石 、逃離地球、或在撞擊後生存

Week1-Day 2
孩子們成立「危機小組」,了解目標的各種情況,統計現有資源,建立任務模型。與實際狀況結合,依據摧毀隕石計畫各目標制定時間表,給各關鍵人物分配任務

Week1-Day 3
太空人預備隊、地面任務執行者,預測隕石地表環境,討論可行的執行方案。臨危受命,誰願意擔任本次任務的太空人?心理和生理的準備。
同學們每日都進行挑選太空人預備隊並進行訓練與篩選

Week1-Day 4
發射前的最後的準備,危機小組收集現有火箭、太空梭、外星地表車和隕石資料,組裝定型火箭、太空梭,檢測火箭幾物資。

Week1-Day 5
為了全人類!
危機小組依據地表環境選擇合適的發射地點,依據數學和物理公式計算出火箭飛行路線,現場實際組裝、調適、發射火箭!
發射!去完成偉大的使命吧!

Week2-Day 1
觀察太空站、收集對接資料、了解太空站內部、燃料補給。「危機小組」安排與太空站對接,勇敢的前往隕石

Week2-Day 2
接近隕石了,太空人們觀測降落點、隕石外圍環流的碎石,並決定降落點、時間、 流程,太空梭降落於隕石表面,派出星球地表車

Week2-Day 3
踏上隕石,「危機小組」檢察隕石地面情況及危機,爆破設備、任務人員身心情況,並決定爆破點,制定爆破計畫

Week2-Day 4
組裝多地形地表車,或機械手臂。操作機器安置爆破物,經過「危機小組」群策群力,爆破裝置安裝完成

Week2-Day 5
千鈞一髮,「危機小組」如何逃離隕石,決定離開隕石返航線路、地球降落點
火箭飛離隕石時,引爆核彈、太空梭離開隕石、返回地球、並成功降落
